• 注册
  • 公众号
    •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查看作者
  • 谈谈他们的区别 并罗列各类的代表作 梆笛和中音笛 笛子按音色分为曲笛

    以上回答不算精准,严厉的说,D调与C调笛称为曲笛,C调以下普通称为大高音笛,F调及F调以上称为梆笛,中音笛就指E调、降E调。

    梆笛的特点是愉快明亮,声响洪亮,技巧上吐音、剁音、花舌,技巧花哨,代表作有《扬鞭催马运粮忙》《枣园秋色》《陕北好》《挂红灯》《五梆子》等,曲笛的特点是清丽宛转 《姑苏行》《鹧鸪飞》《三五七》《欢畅歌》等等,大高音笛的特点是意境深远消沉《秋胡月夜》《荷塘月色》《渔舟唱晚》《妆台秋思》等等。

    中音笛联合了梆笛和曲笛的特点,格调上最为多变,团体以为也是最难掌握,代表作《牧民新歌》《春到湘江》《秦川抒怀》(以上三首最为盛行经典了),如今竹笛技巧的开展,曾经不是那么局限梆笛与曲笛了,曲笛包括大高音笛的演奏,也蕴含了吐音、剁音等技巧。

    南北派之说曾经淡化,

    笛子分为哪几种

    竹笛作为民族吹管乐的代表,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最广,是关键的旋律乐器,而笛子其实只是一类乐器的通称,假设从音高上分类,笛子普通分为曲笛、梆笛、中音笛、玉屏笛、短笛。

    1、曲笛: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音色淳朴而柔和,清爽而圆润。

    宽泛盛行在中国南边各地,最适于合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中央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裕特征的关键乐器之一。代表作品:《姑苏行》

    2、梆笛: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理论分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或者是小横吹的遗制。

    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关键盛行在北边,多用于北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合奏,富裕浓烈的乡洋气息和中央色调。代表作品:《扬鞭催马运粮忙》。

    3、定调笛:每支笛子固定一个调,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顺应不同调子乐曲的演奏,最适宜合奏或加入乐队演奏。定调笛在笛身的吹孔与音孔之间,装置铜制插口以调理吹孔与音孔的距离。

    这种经过改良的定调笛,能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可经过调理管长来管理音准。定调笛将对中国的竹笛称号一致同踊跃作用,由于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这既合乎民间传统演奏习气,又处置了笛子在调高疑问上的凌乱。

    4、玉屏笛:产于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用外地的小水竹制成。笛身呈椭圆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鸟兽、虫鱼或诗文等图饰,工艺精细。成对的雌雄笛更为驰名,雄的笛管稍粗,下面刻有腾龙;雌的笛管略细,发音明亮,上刻彩风。这种龙凤对笛,在工艺上颇具特征。

    5、短笛、高音笛:短笛又叫在校生笛,笛身短小,普通无基音孔。分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高音笛,来随着乐器的改良,加之音乐多样的开展。笛子种类也就越来越丰盛。例如:高音长管、弯管高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下于b1的称为高音笛,如:大A调、大G调、大F调、大♭B调、大C调等。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竹笛

    笛子合奏十小名曲

    笛子合奏十小名曲有《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喜相逢》、《姑苏行》、《鹧鸪飞》、《春到湘江》、《牧笛》、《帕米尔的春天》、《秋湖月夜》、《三五七》。

    1、《牧民新歌》

    笛子畛域要论那首乐曲传达最广、影响最大,假设说《牧民新歌》是第二,那么没有任何一首笛子合奏曲是第一。《牧民新歌》是以内蒙民歌音调为素材,由简广易、王志伟创作的。

    2、《扬鞭催马运粮忙》

    《扬鞭催马运粮忙》是魏显忠创作于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合奏曲。该曲依据西南民间音乐格调创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乐曲之一。

    3、《喜相逢》

    《喜相逢》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排汇为戏曲情节中的过场音乐曲牌,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举措,改编后,体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境。

    4、《姑苏行》

    《姑苏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谓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名曲,是一首由深受广小孩儿民大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旅游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体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景和人们旅游时的愉悦心境。

    5、《鹧鸪飞》

    《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合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并演奏而传达于海外外,同时也成为了南派笛子格调的代表名曲。

    6、《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征浓烈。乐曲体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切肤之痛、树立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宽广而富于热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旋绕的壮美风景。

    7、《牧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依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体现了五十年代乡村年轻人的美妙生存,可称之为《新小放牛》。乐曲清爽、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乡村生存。

    8、《帕米尔的春天》

    《帕米尔的春天》由李大同先生,以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吸取同名歌曲主题而创作。乐曲描述了帕米尔高原绚丽多姿的风景,表白了塔吉克族人民质朴豪迈的性情,以及生存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幸福和喜悦心境。

    9、《秋湖月夜》

    《秋湖月夜》由俞逊发与彭正元创作于1981年,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一等奖,1992年荣获环球华人经典作品。

    10、《三五七》

    《三五七》是赵松庭1957年依据浙江婺剧乱弹唱腔改编而成的同名笛子合奏曲,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的词格,即白居易的《忆江南》。由于《忆江南》的前几句词格是三、五、七个字,所以曲名叫作《三五七》。

  • 0
  • 0
  • 0
  • 256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最新伴奏

  • 《半壶纱》竹笛C5伴奏
    木兰の少女心
  • 《闹海》竹笛D5伴奏
    メ乖乖女ソ
  • 《渡情》竹笛G5伴奏
    木兰の少女心
  • 任务
  • 发布
  •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ANG_Z520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 直到底部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