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音色清亮悦耳、委婉难听,因此取得少数人的喜欢。但笛子种类单一,往往使得购置者无所区分,不知道如何才干选到一把称心吉祥的好笛?
普通的自娱者,那么可思考从高音到高音每个音与音间的相对音程及八度能否准确,就算是合乎需要了。但若是专业乐团、国乐科系或想要与他种乐器合奏,或许跟着 CD、唱片、录音带吹奏你所喜欢的乐曲,那么就必定思考到所谓相对音高的疑问。
在台湾,早期的西乐、国乐界驳回的是 A=440,但近些年来国乐界从专业乐团到学校及普通民间社团都改成A=442,如今市面上乐器公司及教学核心都买获取各种日、韩出口的调音器,经常使用起来都很繁难,因此也没有形成任何的困扰,但仍要留意的是:
一、音准疑问
:以调音器 A=442HZ为基准去检测笛子各音的音高,包含高下八度及泛音,检测者需以稳固的气流速度搭配过度的流量及正确的吹气角度来吹奏,低、中、高三个音区的各个音,实践过去说以调音器的指针(或移动点)跑到两边 0音分的位置为准(有的调音器此时会亮起绿灯即可),但实践上在对调音器吹奏单音时,所用的气较强,而在吹奏旋律时因有强弱,坎坷、收放及乐句长短疑问,整个来说是较吹单音要低10~15音分左右的(ㄧ个半音为100音分);就阅历而言,我倡导音高规范定在比A=442+10~15音分左右较为理想,如此与他人合乐时会轻松些。
笛子的音准和气温有着密无法分的相关,气温高,音也高,气温低,音也低,因此又衍生出一个新的疑问──要在多少气温下,选用多少的音高规范才是
?
依据浙派笛艺宗师赵松庭先生在其著述「笛艺春秋」一书中对于笛子的音准与温度一文的相关中可知气温每升高(或降低)1°C,则音高约回升(或降低)3个音分,在台湾除夏季外,春、秋的气温普通为25°C左右,而夏季虽气候炎热,但因扮演时大都在室内有冷气空调的房间,也可视为25°C来看,而夏季则常在8°C~18°C,所以假设在25°C室温下欲筛选一把15°C时经常使用的笛子,则必定选用较规范音高再高3音分×(25°-15°)=30音分的笛子才合用,反之若要选用在35°C时经常使用的笛子,则必定挑一把比规范音高再低3音分(35°-25°)=30音分的笛子才合用。然而另外的一个疑问也要留意,即人体的普通温度约为37°C,则在吹奏几分钟之后,笛管内的实践温度变动为大气温度+1/3(37°-大气温度),假定室温为25°C则吹几分钟后笛管内的温度变成25°+1/3(37°-25°)=29°,此点亦须一并思考。
从上所述,一支笛子其实无法能冬天及夏天都是准的,以本地气候而言,同调性的笛子最好预备高下两把的音高才干实用。
二、音质疑问:
音质好的笛子吹起来通透酣畅,全体竹材振动性佳,甜润中带有金石之声,竹材纤维密度高、弹性大,可接受较宽的气流幅度。这局部关涉到竹材的成长期份、密度及前期的资料加工三方面:
1.成长期份:普通以3~4年生的竹材为佳,但生产者很难判别的进去,因此可归并到密度方面来思考。
2.密度:密度大的资料手感较沉,可将二支同调性笛子用手把握
住笛头部份而笛尾朝前上下摇晃惦惦看,应可随便区分出哪一支重、哪一支轻,较重的即是密度大的;也可从笛子吹、膜孔或各音孔的竹壁边看进去,纤维黑点大或密集的即是年份较老的。
3.资料加工的模式不同,发生不同的对应音质:我团体的拙见,ㄧ把好的笛子所谓的好的音质应该是三个音区的共鸣谐和性要一致,筒音(音孔全盖住的最高音)要能下的去,容易吹出沉厚的高音来(当然跟吹奏者方法能否正确也有相关),但通常制造不良的笛子筒音吹起来很费劲,老觉得气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事半功倍,不容易吹出宽厚的高音来,中音区普通较无疑问,高音区则要能轻松的吹出透亮的音色来;但又因膜孔位置偏上或偏下的相关,常有高音2或3的其中一音发生不振动的「死音」现象这就要靠吹奏者自己的掌控了(好的制笛徒弟普通会将此死音的不振动率降到最低,但不能全免),而筒音作5的小工调指法,高音6要能随便吹出才行,专业的甚至梆笛以上的笛子连超高音1都要需要能吹出才可以。
若具有以上条件,那么应该就是一把好笛子,假设能统筹外型的精巧图案更是一举两得。
又二节接铜套的笛子,从物理学及声学的现象,以「严厉」的规范来说,每个音孔只要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才是「最准」的。铜套拉长或推动一些会形成某些音因遭到距离变动的影响而发生高或低的现象,你觉得是变准了,但理想上另外其余的几个音的相关也都发生扭转,反而形成相对音程的不准。专业演奏者吹起来会准是由于靠着「听力」和「功力」来作些微的高下调整,使得听起来像是准的,但其实对吹奏者而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吹起来是有累赘而且蛮顺当的。
假设是买到一把音准稍有疑问的笛子,要如何培修呢?这可就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各音孔高八度所有偏低,则可将笛塞往笛尾方向推,使其接近吹孔边缘则可改善,若各音孔高八度全偏高,则可将笛塞往笛头方向推,使其远离吹孔即可。(但须留意到筒音的共鸣疑问。)
二、一般音整个太低,则可将音孔补起来,往上(靠吹孔)或往下(靠笛尾),从新开孔到适当位置,补孔资料可用竹、木粉再配合瞬间胶黏合经常使用。
三、高音 6或超高音1以上之音较难收回,或齐全上不去,ㄧ般的疑问皆出在竹材的内径太大了,其实这是选材的不良才会出现的,实践上应丢弃此种规格的笛子,由于修起来既耗时且不讨好,勉强处置的方法是使其内径变小,坊间有人以径内加竹签或竹筷来修整,这样虽可使得高音容易吹出,但结果是就义掉音质,吹起来音色变的不难听了;而另一个方法是以涂漆来使内径变小,但涂薄了没成果,涂厚了雷同有音质不佳的疑问。
四、泛音不准的疑问,ㄧ般是相关音程的音孔位置开的不准确才造成的,若是正确的开孔即可处置。
五、第二孔落第六孔的音高疑问(及小工调全按 5的si音)
伴奏传统戏曲音乐的笛子是采均孔笛,即六孔等距的开孔法,这种骑墙音开法, 7是比十二平均律si音稍低(但不到b7),4则稍高(但又不到#4),但近些年来国乐与西乐的配合联演愈来愈多,因此都往东洋十二平均律靠了。专业的集团尤其有如此的需要,这么一来按音第二孔势比要往上提才准,但等到位置对了结又出现食中二指靠的太近,不符人体工学的现象,处置的模式是第二孔提到比最洼位置稍下的中央,但放大开孔,而第三孔按音则稍上提,但增加音孔尺寸,如此就变的好按又音准了;而第六孔亦可采上述位置上提但缩孔的方法,不过此时,小工调全按5指法中的Fa音应批改指法为: ○●●○●●或○●●○○●才会准确。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